西行日记 05.7.12 韩城
Jul 13, 2007早饭归来,看一信用合作社门上书一对联:
存存取取取取存存存取都高兴 来来往往往往来来来王皆是客
7点起床,韩城市接待处一人说8点半到旅馆接我们。于是随便找了家早点铺,吃了玉米稀饭,吴和我吃了菜夹馍(就是硕大一个白馍,有十几种小菜,能夹多少夹多少)。自己动手,丰衣足食,只要¥0.5,吴松要了2个包子,何要了个油饼,一共才¥5。。。
8点多回到旅馆,大家买了些大红袍花椒,然后再下面边和旅馆的ppmm聊天,边等车。
9点一辆黑色santana终于来了,先往南,9:16到了司马迁祠。据说始建于东晋,地上铺着石块,这是以前的司马古道。原长1600m,现存了300m。然后长长的台阶通向最高的建筑:太史祠。背后便是司马迁墓。有个大土堆,上面长了5棵柏树,寓意“福”。土堆外围着石块,上面有砖雕,是花和八卦图。靠太史慈一面有块墓碑,建于清乾隆年间,上书“汉太史司马迁墓”,汉字写作“(打不出来额–azalea 100103)”,比繁体“漢”多个土,右边像个墓字,拆开又如“安土”二字,取“入土为安”之意。补充下,墓顶五棵柏之一遭雷劈而死,不久另一棵树分支成了两棵,像为五棵,松柏长青。一边下山,一边拍照片。
看到一棵老树,盘根错节,树干被拦腰斩断,但又长出了新枝,又闻鸟鸣,菲说还有布谷,唱曰:“1.1 3.3 2-”。放眼望去,一面是绿树和房屋,一面是一座大桥,后来知道这叫芝川大桥,是高速公路桥,建造时就有人说它破坏了司马祠的风水,看时确实发现,本来望去应看到宽广的黄河,但现在却被这桥遮得残缺不全。菲提出发展与保护的矛盾问题,值得深思。
10:05返回车上,一路菲与韩秘书聊天,谈到这里正在修建阎(阎良,西安附近)禹(禹门口)公路,通车后从禹门口至西安仅2小时。韩城的支柱产业:煤矿、花椒。煤矿产量在陕西省仅次于神木(府谷附近)。花椒现已由山上种植改进为平地种植,创造了很高的经济效益。韩城已进入西部百强县,在陕西省县级行政区里经济排第6位(1st是长安区)。
到党家村时已是10:30,匆匆冲进去,乱闯一通。先去了一个道光皇帝钦点的翰林党蒙的故居,典型的四合院。一个老爷爷讲解了一番,又让我们射箭,我们只好一元钱射了3箭。继续前行,发现村里每户门楣上都写着字,有什么耕读第、状元第、太史第、诗书第、和为贵、勤俭第。。。很有趣。每户人家门上都有牌子写:古民居(一级、二级甲等、三级、四级),ms一级的最牛,往往雕梁画栋,又有一女主人介绍房屋东檐高西檐低,因为中国地势西高东低,东檐高防止福气外流。
走到公银处,就是分钱的地方,门口是很pp的雕花门楼,沿路信步走着,忽然发现出了村,又原路返回,沿着“游览路线”的牌子走到了党家村小学,里面有幢高塔叫文星阁,可惜上不去。继续走,到了一座土山上,这里可俯看党家村全景。菲说这里是为了应付外敌入侵时避难修建的。入口是“泌阳堡”,一个山洞,里面很风凉,穿洞而过便看到另一番风景:成片的房屋、秋千、“游泳池”。游泳池是用来蓄水的据说,现在里面长满了水草。这里除了我们空无一人,韩秘书打电话催我们下山。于是赶路,一路小跑,结果菲带错路,又走回党家村小学。多亏导游mm指路,我们回到车上,已是11:45
12:00到达韩城宾馆,在那里吃了顿官饭,同吃的还有韩城市盘龙乡乡长,他介绍说,“盘河”因“盘龙”而得名,水质不错。盘龙是山区,盛产花椒,名冠全城,主要品种为大红袍,近年来嫁接研制出一些新品种,如“葡萄椒”(椒粒大)。鉴别花椒品质方法:一看色泽,二看厚度,色鲜皮厚者佳。盘龙乡人均耕地2.5亩,但分布不均,前山地少,后山地多。韩城全城人均耕地ms 1亩多(没有准确数据,但比潼关多)。又谈起退耕还林,韩城搞得较晚,99年开始,原来给粮作为补贴,一亩地200斤粮/年,现在折钱,140元/年,外加20元看护费(看护树),每年都有新地退耕,就这样一直进行。
午饭吃了羊肉饸饹、荷叶粉蒸肉、鲶鱼等韩城特产,又喝了点啤酒。酒足饭饱回到旅馆写了会儿日记便睡着了。一觉睡到16:45。
乘101路去了老城(¥0.5每人),逛了明清一条街,满街店铺,都有大牌匾,什么加工皮鞋,乐安处(精神病医院)等,最pp的一个叫百草药堂,不知道什么字体,很可爱的像东巴文。又有店铺外挂各种招牌,醋店挂醋坛子,衣店挂衣裤,药店挂葫芦,鞋店挂鞋,又见到一块匾上书“为人民服务”,斑驳沧桑,还是繁体的。信步走到两个雕花门楼前,左手边是城隍庙,右手边是东营庙,门外是吐掉,称“五龙壁”,不过有些残破了。走着就上了大路,路边竟画着许多古诗,还有拼音、图和注释,颇似小学课本,童年的回忆哈。
右手边出现了文庙的牌子,路上有民宅上书“爱祖国”,一笑一叹。买票进去(¥5学生票),很多进房子,很多石碑,有棵老柏树,分了五枝,称“五子登科”,我们四人才能合抱。看了2个展览,一个韩城名人展,提到司马迁、杜鹏程(《保卫延安》),还有许多以前没听过的人。又看了摄影展,关于韩城的风景,出去时在留言簿上留了言:“让世界了解你-azalea”。吴松的留言更e:“赞 wusongz”
离开文庙,去明清一条街上买了酥饼,就乘101回去了。在菜市场买了黄瓜(3斤1元),核桃(新鲜的,吃着好苦,4元/斤),桃(3斤2元),回了旅馆。
晚上想去上网的,搞定HKUST选课的事,结果整条马路都停电。回来在旅馆外看了盘中象。好在旅馆还有电,回来吃吃桃子黄瓜,洗好澡开始写日记。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 韩城印象
一下长途车,就看见马路上尘土飞扬。心想:难怪车上这么脏,白色的椅套都已变黑。
当了解到韩城的经济支柱就是桑树枰的煤矿,又亲自跋涉在铺满煤灰的路上任凭无数运煤卡车在身边呼啸而过,我便感到煤是这个城市的命脉。
煤带动了一系列下游产业,如焦化厂、发电厂,etc 看那来来往往的煤车,就是许多工作岗位,许多司机,一级背后的许多家庭。现在看到满街的尘土,感觉已不只是厌恶了。
另一个韩城特产是花椒,在韩城的第一顿饭,韩城大烩菜上漂浮的一层花椒,就给了我们对韩城花椒的第一印象,很麻,很香。今天见到路边整齐的一排排花椒树,又看到党家村头花椒树上鲜红的花椒,觉得花椒便同粮食般是韩城人们不可缺的。
韩城是历史文化名城,且不说诸多名胜古迹,如司马迁祠、大禹庙、文庙、普照寺,单看街边小店都挂着韵味十足的牌匾,连经营宗旨都要用毛笔字写,就知道韩城骨子里就是文人的城市。
今天听韩秘书说:韩城建设目标是“古城要古,新城要新”,在这里呆了3天,觉得已经完成得满好。新城道路通畅,设施齐全,只是有几条路灰尘较多;老城地势比新城低,在烈士陵园的高塔那里应可俯看全城。老城地势起伏,很有味道。房屋高不超过4层,多是有檐的平房,文庙附近的老街已辟为旅游区,从牌匾到招牌,可见花了不少心思。但一些古迹保护和修复得不是很好,有些额雕已剥落,碑刻已模糊,很是遗憾。
还有黄河!!!石门!!!惊叹!!!
韩城不大,我们用2天多的时间,已初窥其精髓,虽是皮毛,但我已知足。这个城市,有着蓬勃发展的经济,也有着静水流深的文化,正如我在文庙留言簿上写的,“让世界了解你”,韩城!你的未来会更好。